在國土空間規劃改革背景下,必須重新審視詳細規劃的法定作用,健全詳細規劃公共政策屬性,由原來規劃行政許可、實施規劃管理的依據,拓展為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法定依據。詳細規劃的范圍從城市拓展至城鄉全域,對象從地表拓展至地上、地下、空中立體三維。因此,必須創新詳細規劃的技術方法,應用多源數據和多元場景分析,按照統一的規劃技術標準和數據標準,實現詳細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全流程管理。
一、關注現狀調查,構建全域全要素土地利用現狀圖
應對詳細規劃全域全要素的規劃管控需求,亟須在國土調查基礎上構建一張精準翔實的全要素現狀圖,以滿足詳細規劃管理需求。一是在空間精度上,利用基礎測繪成果提升土地調查成果精度,確保地塊邊界的空間表達精度達到1:500—1:1000,滿足詳細規劃編制精度要求。二是在調查深度上,將當前調查所遵循的分類標準盡快推進到用地用海分類,推進建設用地及道路的細化調查。三是在規劃管理信息廣度上,準確掌握地塊的征地、供地及宗地權屬等規劃管理信息。
二、堅持戰略引領,建立“總規—詳規”分層級傳導機制和“詳規—專項”聯動協同機制
一是優化詳細規劃單元劃定規則,提升上位規劃的傳導。詳細規劃單元劃定應全面對接行政事權,優先對應街道(鎮)、社區(行政村)管理邊界,有利于資源配置按行政區傳導。二是構建詳細規劃分層編制規則,提高詳細規劃的適應性??蓪⒃敿氁巹澐譃閱卧徒謪^兩個層次編制,單元層次詳細規劃落實傳導細化總體規劃的剛性要求,主要包括單元功能定位、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城市控制線、開發規模以及重要公共公用安全設施等。街區層次在嚴格遵循單元層次詳細規劃強制性內容的基礎上,深化用地策劃、社區生活圈構建、城市更新、交通承載力評價、城市設計等研究工作,制定地塊的具體管控指標和管控要求,指導建設項目實施。三是堅持多規合一,建立“詳規—專項”聯動協同機制。詳細規劃應強化各類專項規劃的深度融合,各專項規劃的設施位置、具體邊界等核心內容應納入詳細規劃后,才可作為出具規劃條件、方案審查的依據,有效防止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張皮”。
三、探索差異化精細化的編制技術方法,提升詳細規劃的可操作性
一是按照單元特征制定差異化的編制要求和管控內容。針對城鎮開發邊界內重點地區、城市更新地區,歷史文化保護區、一般地區等,以及城鎮開發邊界外的風景名勝區和村莊等不同的空間形態和管控模式地區,分別提出相應的編制重點、管控內容和成果要求。二是通過規劃評估制定精細化的編制成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結合城市發展的需求、人口分布特征以及15分鐘生活圈構建,統籌經濟、生活、生態、安全等多元需要,因地制宜完善各類服務設施配套,激發城市活力,塑造城市特色。三是明確多樣化的剛性管控和彈性引導要求。對各類管控要素的規模、數量、位置、形態等不同管控類型設置不同的控制強制性等級,并通過“指標+清單”、“點位控制+邊界控制”等方式實現詳細規劃剛性管控和彈性引導。
四、構建全域覆蓋、動態更新的詳細規劃“一張圖”
一是構建詳細規劃全流程編審體系,優化輔助編制、成果審查、入庫更新、一張圖應用和實施監督等工作要求,實現“編制—審批—實施—監督”一體化全流程管理。二是實現城鎮開發邊界內外詳細規劃“一張圖”的全覆蓋,特別是跨城鎮開發邊界地區以及區域交通市政設施在詳細規劃“一張圖”上應實現無縫銜接,滿足規劃管控需要。三是確保詳細規劃“一張圖”的準確性。完善詳細規劃動態更新技術標準、數據規范和工作流程,確保詳細規劃一張圖“成果可查、數據可靠、過程留痕、動態更新”。
參考文獻:
[1]王新哲,楊雨菡,宗立,等.國土空間“總—詳”規劃空間傳導:現實困境、基本邏輯與優化措施[J].城市規劃學刊
[2]任國巖.編制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應同步關注的幾項工作[J].城市規劃學刊
[3]司馬曉.面向全域空間治理的詳細規劃編制關鍵問題探討[J].城市規劃學刊